一、忠于原文
翻譯書名、標題要忠實,但忠實不是刻板,必須字字對應,那樣反而做不到忠實。有時需要在忠實的前提下作靈活變通,不求形似,但求神似,反而能獲得更好的效果。
二、避免誤解
有時英文書名、標題為為符合時事需要,取得醒目效果或轟動效應,故意采用一些耐人尋味的修飾手法,而這可能會導致讀者理解錯誤。在翻譯過程中,一個避免錯誤的主要辦法,就是理解透徹原文的意思,然后再用漢語把它恰當貼切地表達出來。
三、力求簡潔
漢語具有極強的概括力和豐富的表現力,博大精深,蘊含著豐富的信息。有時僅用一個漢字就能表達出一個英文從句甚至整個句子的意思。因此我們要用精練的語言翻譯英文書名、標題,力求達到言簡意賅的效果。
四、追求雅趣
翻譯是一門藝術,是再創(chuàng)作的過程。好的譯文能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,又讓人感到質樸清新;再者,漢語的語義更容易引發(fā)人們的奇思妙想。
五、借用成語
漢語的成語形式短小,易記易用;生動形象,愛憎鮮明;內涵豐富,言簡意賅,十分適合用來翻譯英文書名和標題。此外,成語符合中國人歷來的審美情趣,可以大大增強作品對讀者的吸引力。
六、弄清典故
典故即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句或故事。作者在引用典故翻譯書名和標題時,不會告知你這個詞或這句話有著什么樣的寓意或故事,是引自誰的,所以我們一時很難從字面上看出其中玄機。正因為如此,如果我們不去仔細推敲,查閱資料,而直接照字面去翻譯典故就容易犯斷章取義的錯誤。